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 文章总数:1217
  • 共有栏目:103
  • 大栏目数:19
  • 子栏目数:84
  • 校园图片:8
  • 本站已被浏览:6576469
文章正文 查看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研讨会
新马首页 来源:NCIC 作者:NCIC 关注:3588 更新时间:2015-5-4 15:34:00

时间:201212281830

地点:校会议室

参加人员:部门领导、年级领导、教研室主任、备课组长

会议内容:

 

余少波: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一、首先正确把握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体、形象。语文教学内容是言语作品,思想内容决定语文形式,语文形式表现思想内容,德育因素常寄寓于描述的故事情节、刻画的人物形象、揭示的客观事实等具体的艺术性、形象性的文学内容之中,很少直接显露出来。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经常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文学作品中概括提炼中心论点,文章主旨等,既是对文学作品形式的解构,也是德育的直接落实。   

 高中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经过周全筛选出来的经典的作品。它浓缩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积淀着人间真挚的情感,都是高中学生很好的德育材料,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它渗透到教学中。比如对《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通过学习《游褒禅山记》,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以及对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因为没有德育的教学,智育是苍白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学科的语文学科而言,这一点更是关键。只有坚持了文道结合的原则,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同时,才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       

二、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确保教学中德育渗透取得更大效果  

2.采用适宜于学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于也乐于接受德育教育;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改变教学模式,把握学科知识和德育知识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寓德育知识于学科知识中,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汲取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使学生易于也乐于接受德育教育。比如对古典名篇的学习,结合课文时代背景介绍,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传统的道德教育。  

2.在德育过程中,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在语文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例如,学习屈原的《离骚》要使学生在诗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那洋溢的爱国热情;学习《蜀道难》,要让学生感受到李白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峥嵘挺立的人格尊严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总之,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三、将德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1.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不能离开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语文训练从属于德育。同时,进行德育渗透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征。现在的学生在正确对待人生和刻苦自律、热爱劳动、服务集体、勇于奉献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他们看问题往往偏重于表面而忽略了本质。例如讲读课文,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在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受到思想教育,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深刻的体会。在讲解《师说》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反复理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让学生理解教师的含义,体会到自己作为一名中师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思想基础。这就是语文德育与智育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说明语文学科的德育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来进行,要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远远超出了课文语言文字本身。

 2.在教学中加入情景教学,使学生在表演中通过自己的活动受到教育。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历代文学作品中的优秀作品,向学生们展现了一个丰富的人物长廊。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扮演作品中的主要角色,通过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外貌特征,理解性格形成的时代背景,进而得到思想的启迪和教育。例如在讲解曹禺的《雷雨》一课时,我让学生课下分组准备,节选课文内容,组织排练,上课时表演。表演时学生虽然多次笑场,但是因为事先的排练与理解,表演时基本都能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能通过分析时代背景来理解人物特殊性格产生的原因。而学生也能在这一分析中,更好的理解这一阶级矛盾的本质,认清资本主义的冷酷无情,加强对社会主义的热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是智育与德育的统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的探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渗透,把思想情感教育贯穿于语文知识传授和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赵建宏:高中数学学科如何渗透德育

 德育教育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活动方式,学科教学是实施德育的基本形式,如何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利用数学学科特点,充分挖掘高中数学材料中蕴涵的德育“结合点”,有的放矢,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水乳交融,和谐统一。下面我从四个方面阐述德育渗透的一些做法。

一、科学思想方法

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让学生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坚定科学信念,学会科学思想方法,不让一些伪科学甚至迷信有可趁之机,如曾经轰动一时的“特异功能”、“水变汽油”、“永动机”、“法轮功”、“地球末日”等,面对与已知的科学知识不相符的一些“新闻”,哪怕是影响较大的、层次较高的传媒发表的,也不能轻易相信,应该保持理智的头脑,可以亲手实验,验证,或查阅文献资料,或求教于有关专家、专业人士。

二、爱国主义教育

高中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数学中的应用题和一些数学模型,通过一些具体的数据计算,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2.利用数学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到农村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分析农村情况,用自己掌握的材料写一些小论文。使学生认识到国家“三农”政策的英明。

3.介绍我国的数学发展史。介绍我国在数学方面取得的成绩和杰出的数学人才及他们取得的数学成果(如杨辉、祖冲之、祖恒、秦韶九、华罗庚、陈景润等的成就和事绩)。数学发展史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数学学科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思想,它较其它学科更为具体和广泛,这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如函数的定义、轨迹的概念等都是运动和变化的思想在数学中的具体体现;数的对立统一(实数与虚数),量变到质变(圆锥曲线离心率e的变化得出不同的圆锥曲线)、运算法则的互逆关系(指数运算与对数运算)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反映;一些定理、定义、公式、法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都反映了普遍联系的规律;还有反证法的思想,实际上是矛盾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体现。

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逐渐形成的阶段,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认识世界,教师在讲授相应新课的同时,适时地、恰当地渗透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掌握学情,精心设计教案,特别是新授课中要注意加强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强调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注重实验和直观增强感性认识,循序渐进,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数学中应多“授之以渔”,重视思维方法的教学,特别是强化未知向已知转化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能力和猜想能力,教会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3.教学中充分借助“动”和“静”的相对性分析问题,比如“移动中看空间图形”。参变量的选取大都是根据运动的需要设置的,这些体现动与静的统一的思想在函数、三角、复数、数列、解析几何等数学的各个分支上举不胜举。老师应注意让学生应用。

4.提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作好解题后的总结和思考。

5.重视数学训练中的“纠错”训练,让学生解题后自学作好小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进行一些开放的教学尝试,如增加“研究性课题”、“学写小论文”等。

四、意志品质、道德品质、价值取向

高中阶段是学生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仅靠政治课、班团活动和班主任工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是不够的,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把握时机,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进行。

1.意志品质的培养。通过数学概念的形成,结论的推证,问题的求解,引导学生经历困难、挫折,培养学生学习上不怕吃苦,勇于面对挑战,不畏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的意志品质。

2.道德情操的培养。利用数学应用题,如市场经济情况,税收问题,时政应用题,渗透生活、生产常识、金融投资常识、市场竞争常识等,通过应用题的背景及计算的数据,使学生明确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3.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国情、民情,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可通过数学应用题中的一些具体数据让学生了解我国国情,如市场经济情况、人口增长情况、交通运输情况、税收情况和水土流失情况等。介绍中华民族在数学方面的伟大成就、数学家、数学史。古往今来的无数数学家都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执着的追求。他们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他们对事情的深思、认真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无不给人以深广的影响;他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中学生的楷模。

4.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借助课件、多媒体展示数学的美。利用数学中的对称美、比例美、简洁美、浩瀚美、巧妙美、深湛美、模型美、精确美、普遍美、悖论美……等让学生自己体验数学的美。课件中,插入一些音乐、美术等有欣赏价值的能让学生感受到美的乐曲、图片。使学生明白,人的美并不是要穿名牌、讲打扮,万事万物都有它内存的和外在的美。美需要发现、体验、感受,不必去刻意地追求,美是一种自然的流露。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既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又有高尚的品德,是每位数学老师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贵在适时适度,日积月累,巧在潜移默化,自然妥贴,切忌生搬硬套,无病呻吟。

 

陈彬:试论高中英语新教材中的德育渗透

“育人德为先。”德育教育贯穿着教育的全过程,遍及每个学科每一堂课,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时候,应把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放在首位。因此,作为中学主要学科的英语老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科中的德育渗透。

高中英语新教材本身为教师提供了大量可挖掘的空间, 对教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新教材的内容贴近现代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许多课文渗透着思想情感的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较强的感染作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素质,扩大他们的国际视野,增强爱国情怀,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情感态度,文化意识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运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

1.教师首先应更新教学观念

在教学目标方面,不能把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简单定位为完成教材内容,抓好“双基”训练上,而要把语言教学、培养道德情感、跨文化意识和引导学生形成道德人格统一起来;在教学视角方面,不能单纯从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出发,要站在育人的高度,从学科对人发展所起作用的角度去展开学科教学,应包容学科的双基,对学生思维、品格的发展等内容;在道德教育方面,借鉴西方重个性、重民主、重科学等方面的合理成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不强求学生只接纳纯道义型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正视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做到尊重学生个性,不强求观点统一,根据学生实际开展针对性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尊重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辩正地看待和接纳别人的观点。

2.挖掘教材,充实新教材中有利于开展道德教育的内容

英语学科本身是思想性很强的人文学科,它能直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更何况高中英语新教材提供了大量颇具时代感和思想性的文章。因此教师应注意充分发挥其思想情感的教育作用,对教材深入钻研,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使学生思想受到很好熏陶。以目前的高一教材为例,第七单元课文“A CITY OF HEROES”是一篇描写文。描写历史上发生在圣彼得堡城的两大事件---- 1917年俄国革命和1941年圣彼得堡保卫战中城市文化的遭遇反映出城市的伟大。结尾部分用形象的比喻“Today Peter the Great on his bronze horse can once again look out over the city he built.” (今天骑着铜马的彼得大帝又能俯瞰他的城市了。)指出了圣彼得堡城的伟大主要在于它有团结、勇敢、坚强、自豪的人民作后盾。借此机会教育学生:

*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 Difficulty gives in to a strong-willed man.(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 If we are united, brave, and strong, we can overcome everything.(坚强、勇敢、团结的人可以克服一切。)

又如第十单元课文“ARE WE ENDANGERED?”介绍一些动植物濒临灭绝的原因,强调人类不应只顾眼前利益,做些类似杀鸡取卵( Kill the goose that laid the golden egg.)的蠢事。当地球只剩下人类自己,将是人类最大的悲哀。当地球只剩下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自己的眼泪。课文教育、鼓励人们保护野生动物及其他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It’s never too late to mend.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 It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lit milk.(覆水难收。)

3.转变教学方式

⑴重视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新教材强调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现阶段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性格和思想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应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从独裁者的位子走下来,走到学生当中去。正如美国教育学家多尔说的那样: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是“平等中的首席”。新教材突出的“人文性”特点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强调教育平等化、民主化、个性化,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张扬每个学生的鲜活个性。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对英语学习以及英语文化有积极的感情,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高中学生正处于向成年转化的特殊时期,也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现代中学生接触的知识或传媒相当广泛,在某些知识、甚至观念方面可能比老师更前卫。因此,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对学生平等相待,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教师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应以平等、尊重、理解、关心、赏识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因此,教学上需要一种师生间的交流,包括知识和情感方面的交流,使师生关系建立在一种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平等、民主、合作氛围中,道德人格互相感化,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⑵从纯知识教学到引导学生理性审视文化的差异。

学生面对外来文化,是全盘拒绝,全盘接受,还是选择接受?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理性审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吸收其合理成分。因为文化差异源于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和不同的文化背景,散发着不同的道德理念。只有理解这种背景下的思维方式,才能准确地把握其精髓,吸收其精华。正是这个特性,使文化呈现出情景性和视角的多维性。如对老师、长辈呼其名,在西方国家体现一种尊重,但在我国是一种不尊重长辈的行为;西方是性开放文化,但却有悖于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凡此种种,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培养学生理性审视文化的差异的习惯,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学会批判地吸收不同文化的合理成分。

⑶联系实际,多方位教育

教育家第斯多得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从“教”变“导”。教师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非“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走出我们的课堂后,还有独立锻炼的那里,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中的课文中收录了大量的有关当今世界的热点话题,和著名人物、名著节选等,如果单纯的处理语言点,就背离了语言学习的目的,如果只对文章大意进行讲解,也只是停留在为获取信息而阅读的阶段,虽然达到了阅读的目的,但没有达到大纲规定“遵循易于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的原则。教师应利用教学内容,通过提发散性的问题、推想性的问题、评价性的问题、延伸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把针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从课文中“跳”出来,注重课文主旨隐意的理解,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深意,让学生谈自己的观点、认识和看法。如通过居里夫人发现新元素、爱因斯坦创建相对论、爱迪生的发明创造,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这些伟人的闪光的思想,还可启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有关环境、能源、生态、灾害等的话题,激发学生改造世界的情感;通过有关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的内容,可以启迪学生,教育学生对待自己要自爱、自尊,对待他人要真诚热情,对待工作要认真的人生态度;还可以利用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粹作品揭露和批判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尔虞我诈等丑恶现象,使学生分清善恶、辨明是非,树立起道德伦理标准,用有限的文章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使英语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又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the Olympic Games”为例介绍运用该教学方法的具体教学情况。首先播放奥运会的会歌及奥运会的比赛的录像,尤其是著名的运动员比赛和获奖的场面,这样会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即“free talk”,此时仍然播放比赛的录像,只是声音要小一些,就好象在生活中人们在观看比赛时的聊天一样。当他们展开热烈的讨论时,教师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如:Do you know the spirit/purpose of the Olympic Games? What is the mark of the Olympic Games? Who can sing the Olympic song? Who knows the history of Olympic Games?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2008 Olympic Games? What will you do at that time? Are you proud of what we have done in Olympic games? Why?在学生做“free talk”的同时,掌握奥运史、奥运会的宗旨、标志、会歌等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做不会使学生信马由缰,不偏离教材。把“free talk”和“topic talk”相结合,使得学生的讨论形散意不散。同学们所谈的范围之广,内容之多,大大超出课文的容量,课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们不仅在语言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而且增强了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关心,以及对我国运动员所取得的成绩以及2008年申奥成功的光荣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起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4.提高自身素质,注意言传身教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人者先育己。”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首先教师要学会学习。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充电”,才能赶上时代步伐,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平时教师可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教育理论、课程建设理论、现代教学技术理论等,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实践陶行知终身教育思想,随时捕捉教学信息,了解当代教学动态,使自己跟上现代化教育步伐。

另外,教师的言谈举止、人格等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职业是以人格感化人格的职业,教师以身立教,对模仿性、可塑性强,真假是非、美善丑恶的辨别能力不强,需要引导、教育的学生来说,是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在师生交往中,学生从老师的身上看到该如何做的影子。也就是说,教师的道德品质每时每刻都在熏陶、感染、影响学生。教师应该具有敬业勤业的工作态度、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宽厚待人的处事态度,尊重、关心学生,以学生为本,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些都会给学生以无声的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应处处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努力按陶先生要求的那样,做“真善美的活人”,要使“个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要“用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帮助学生建立起‘人格长城’。”所以,英语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达到育人的境界,收到育人的效果。

总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需要我们英语教师做出艰辛的努力,不断地提高思想修养,付出更多的心血。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在人类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时候,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邓小平理论武装自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楷模,教书的同时更不忘育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要我们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思想工作的有心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精心安排、持之以恒,就一定会完成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

 

钱永安: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教书育人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这正体现了德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学校工作应把育人的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而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可见各学科都担负着由学科自身特点所形成的德育任务。物理知识及物理学的发展都贯穿着大量的德育因素,这不是外加的而是其内在所具有的功能。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呢?下面笔者谈几点做法:

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爱国主义是德育的中心内容,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宣传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的事迹,加深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感情,如讲微观粒子运动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北京的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情况,学电磁学时,介绍我国上海是第一个建成磁悬浮列车的城市等等。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以树立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另一方面也要把我国某些科技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真实地亮给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和辉煌成就与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克服和防止学生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倾向,激发学生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献身的雄心壮志。

二、介绍科学发展艰难历程锤炼学生拼搏意志

法拉第经过整整十年的努力,才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从而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焦耳前后历经四十年,四百多次实验,才测定出热功当量,证实“热质”并不存在热是能的一种形式,从而证明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居里夫妇经过四十五个月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才从含量不足百万分之一的数吨沥青铀矿中,提炼出一公分氯化镭;根据盖革和马斯登观察到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卢瑟福整整经过三周聚精会神的研究、思索,才设想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又经过两年多反复实验缜密计算才正式移出,枚不胜举的事实雄辩地说明: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峰。

三、列举名家育行,教育学生做“真人”

经典力学奠基人牛顿,被称为“大科学家”,然而他的后半生,由于坠入唯心主义泥潭,所以几十年里毫无作为,甚至阻碍了科学发展,可见科学世界观多么重要。二十世纪初,年仅二十五岁的爱因斯坦,突破旧束缚,以创新观点,建立了“相对论”,驱散了物理学上空的朵朵乌云,使之进入近代物理学阶段,成为自然科学的伟大革新家。哥白尼在传统势力的白色恐怖下,珍藏了以日心说为核心的《天体运行论》手稿三十六年。布鲁诺因积极宣传日心说被活活烧死,伽利略因支持日心说被判终生监禁。然而,他们献身科学的精神与日月共存,居里夫人虽长居法国但当她历尽辛苦发现了一种新元素时,为了纪念他的祖国——波兰,她起名为“钋”,她的爱国情怀令人钦佩。居里夫人发现镭后,由于镭在医学上的重要价值,好多人高价买她的专利,可她却义正词严地回答:科学应该是属于全人类的,她把来之不易的成果无偿地奉献给科学事业,高尚情操,让人肃然起敬。十八世纪英国产业革命需要巨大的动力,瓦特顺应社会发展,改进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机时代。十九世纪中叶,人类对电的需要日渐迫切,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二十世纪人类能源问题又亟待解决,核电站便在好多国家建起,现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祖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就应该是我们选择奋斗目标的前提。

四、培养学生锐意进取、勇于探索的敬业精神

物理学是物理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时代的产物,虽然物理学定律几乎都是用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但每一个概念的形式,每一条定律的建立往往经历了一代乃至几代人的艰苦积累。众所周知的万有引力定律也并不是落地的苹果偶然从脑海里打出来的,从哥白尼到开普勒,从伽利略到胡克直到牛顿不知有多少人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即使是“站在巨人肩上”的牛顿,对引力的研究也长达20多年。

通过课堂教学还可以阐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物理学是实验科学,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但任何物理理论也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可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中外科学家发现定律和发明创造的艰苦过程,如英国科学家焦耳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做了四百多次实验,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他为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竟先后利用一千六百多种材料进行实验。结合物理学史,介绍先辈们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精神,介绍他们在发现物理规律的过程中思考问题、观察问题的科学方法,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发展中起重大作用的物理学家的重大贡献和严谨治学的精神,以及它们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高尚情操,惊人的毅力和超人的智慧,让这些宝贵的内在思想品质,成为学生崇拜和效仿的榜样。通过这样的教育提高学生进一步重视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树立和强化求真务实的作风。

德育是物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教书的过程必然是育人的过程,物理教师应该有强烈的德育意识,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科的德育因素,通过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做到教书与育人双丰收。

 

邵玉斌:浅谈中学化学教育中应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16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育最重要的是“德行”。诚然,德育决定着人的政治方向,是教育目的的灵魂。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从幼稚到成熟急剧变化发展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他们模仿性强,可塑性最大,有着奋发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容易接受教育影响,此时的德育对他们的一生起着定向和奠基的决定性作用。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加强德育工作,以适应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需要,引导他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中学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这就要求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挖掘,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这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应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利用教材相关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在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时,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思考问题,避免盲目性和杜绝有布置无检查现象的出现。联系化学内容进行德育教育时,要贴切自然,深入生活,从小事中找出“不小”,从平凡中引出思想。例如学习初三化学第69页《质量守恒定律》时,自然而然地向学生灌输“物质不灭”这样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在讲解79页《碳的几种单质》时了解到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而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但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这就是量变到质变对立统一规律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具体体现;在高中化学第1册第67页讲述《氯气》时,介绍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使用毒气(即高压氯气)残害我国劳动人民的暴行,劝诫学生勿忘国耻。在讲述高中化学第1册《绪言》时,要紧密联系我国现代化学所取得的成就,如1965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81年合成具有生物活性转移的核糖核酸,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

利用教材相关内容进行德育渗透,这就要求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探索德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将德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利用“阅读”材料和“选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育工作者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充分挖掘,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我国在化学上曾有过许多发明创造,用四大发明、冶金、陶瓷等这些事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初三化学第81页选学内容《黑火药》,向学生讲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三国时就发明了火药,到了南宋时已经作为武器大规模使用,13世纪后期才传入阿拉伯和欧洲,但同时也要让学生记住洋人用洋枪洋炮打开腐朽清政府闭关自守大门的耻辱,让学生有种“落后就要挨打”的时代紧迫感和使命感。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话题,作为化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中适时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保意识。如化学阅读材料《臭氧》,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南极上方的“臭氧空洞”主要是受到氟氯烃等气体的破坏,推荐使用绿色环保产品,让学生养成高度的环保意识。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了解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捕捉教育战机,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外活动时,在与学生交往与接触中,我们必须时时擦亮慧眼,及时捕捉教育战机,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原则,适时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一般来说,犯错的学生都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当时一时冲动或不理智,如打架、骂人等。而有些错误的言行举止则是社会生活中长期耳濡目染形成的坏习惯,比如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大声喧哗等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教师在发现后不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而应及时恰当的进行帮助教育,以期收到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

笔者曾经遇到这样一个例子。尽管实验教师一再强调实验室内的物品一律不得带出室外,但是高一(1)班、高一(2)班学生实验后,还是有学生偷偷把火机带走了,我就在此做做文章。我在班上说:“有同学不小心把实验室里的火机带走了,我也知道大家是无心的,没有谁会因为一个火机背上盗劫的罪名,请误拿火机的同学今天内交到实验室。”这样即给犯错误的同学台阶下,又找回了火机,还自然而然地将德育渗透到教育的每个环节中,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化学作为一门的基础学科,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自身的许多优势。化学实验的魅力,化学现象的美丽,化学工业的前景,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化学实验的设计,古代化学的发明创造,现代化学的成就,丰富的矿产资源,中外化学家典型生动的创业史等都包含着许多德育因素,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追求真理的愿望,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原国家副总理李岚清指出:“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方针,不重视德育行吗?有的人本事很大,业务水平很高,但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修养很差,这不是很好的人才”(《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的,德育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加强德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战略性任务。

 

丁幸华:浅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

作为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发展观,把教育的重点转向人本身,在教育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所谓“教书育人”就是要把德育结合到教育中,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

学校是德育的重要阵地,而学科渗透又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高中生物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若能注意挖掘并付诸实践,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珍爱生命思想以及环保意识、爱国主义情操等。

一、生物教材中可利用的德育素材

1.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所有生物(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又是由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而组成生命的物质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即所有物质都能在非生物界找到,可见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是统一的,即使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基因,也是由一个个脱氧核苷酸通过脱水缩合连接而成的,是实实在在的化学物质,而非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东西。这说明世界(包括生命)是物质的。

纵观生物进化的历程,我们发现生物总是由低等发展到高等,由简单发展到复杂,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环境的改变,不同群落在不同环境中取得的地位不同,当一种群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就会取代前面那个群落,而完成群落的演替;即使是一棵看上去静止不动的大树,其细胞内部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复杂的酶促反应,细胞也在不断分裂、生长、衰老、死亡。可见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在学习《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学生知道了DNAmRNA、蛋白质之间的关系,了解了不同细胞器和细胞结构之间是相互配合的;在学习内环境稳态中,知道了内环境、外环境、细胞和各组织器官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在学习生态系统时,介绍了非生物界和生物界、不同生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教学可以使学生体会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其外因是蛋白质种类和空间结构的不同,而内因则是基因水平的差异,正如一个正常人若受到辐射或有毒化学物质的影响可能会致癌、致畸,表面上看是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实质上是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性状上的改变。这里就渗透了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观点。

2.形成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思想

有性生殖能提高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得以盛行。但受精作用并不会一帆风顺,在5亿多个精子中只有1个精子最终能够与卵细胞结合完成使命,而且并不是每次都能完成受精,在排卵后的24h内卵细胞若没有遇到精子就会自然死亡,所以一个生命的产生是极其不易的。可现在充斥在网络上荼毒青少年的多是血腥和暴力,导致校园群殴事件的报道不绝于耳,抑或是因各种原因导致心理畸形、自杀或他杀事件也时有发生。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感受年轻的美好,焕发青春的魅力,活出精彩的人生。

3.增强环保意识

生态系统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但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一定条件的,它必须靠人为的管理才能得以维持。通过让学生自制生态球,分析实验失败或成功的原因,深刻理解人工生态系统的不足,并结合“生物圈II”失败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地球仍然是目前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通过列举身边各种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等例子,结合我省目前正在积极创建的“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绿化城市”的活动,适时适地地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4.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通过对《群落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幅员辽阔,占据了多个气候带,从热带雨林到寒带针叶林,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从而也孕育了我国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特有的珍稀物种,让学生为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自豪。

生物学的发展史上少不了我国科学家的丰功伟绩,可通过介绍我国几代生物学家的科研故事及我国在生物研究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并激发学生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二、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立人先立德,育人先正己。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遵守师德,把教书和育人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高尚职业道德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教师无论在讲台上还是讲台下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学生的关注,学生会从他们的角度审视教师的一言一行,并以之为榜样,若教师自身都无法达到基本的道德标准,又有何资格教书育人呢?因此教师应不断反省自己,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并重视言传身教。如学生乱扔果皮纸屑破坏校园环境的现象屡禁不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口头教育时,还可以亲自俯下身拾起身边的垃圾,与学生共同参与到保洁的工作中去,也许这样的身教在短期内起不到明显作用,但“润物细无声”,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终归会逐渐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2.以书为本,联系生活

课堂教学是最根本的德育途径,而现行中学生物学教材中所涉及的德育内容也很多,关键是教师要充分挖掘书本中的德育资源,找到德育与教育的结合点,力求在45分钟内收到双重的教育效果。但书本内容毕竟有限,教师若不进行适当补充,容易造成理论和实际相分离,学生听之无味,德育教育更无从谈起。如讲到神经调节时,介绍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它又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这时可以补充毒品(兴奋剂和镇静剂)的作用原理,使学生了解毒品对个人健康和家庭幸福的危害,自觉远离毒品,落实生命教育,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每年626日的国际禁毒日组织学生在校内或街头当一回志愿者,宣传禁毒理念。

3.第二课堂,德育基地

第二课堂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接触社会和自然的良好平台,也是德育教育的又一基地。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对生活有更加感性的认识,并适时进行点拨,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从真实情境中受到深刻的德育教育。

福建属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特别是2008年底正式获批的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是我省首个滨海国家湿地公园,也是我省面积最大的国家湿地公园,是候鸟迁徙的重要越冬地、水鸟集中分布区、众多珍稀濒危鸟种的栖息地,多项指标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标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可以鼓励指导学生加入2004年成立的福建省观鸟会,参加一年一度的“爱鸟周”活动,在欣赏各种珍稀灵动的小生命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教师还可邀请相关专家入校进行专题讲座,在青少年中开展鸟类知识宣传活动,呼吁广大学生共同关注身边越来越少的湿地及湿地生物,同时这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时机。

做事先做人。青少年是祖国建设的主力军,德育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教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选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潜心挖掘教材和生活中教育和德育的契合点,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把德育渗入教学中,让学生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春风化雨般的触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任现娥: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渗透方法原则

新大纲明确规定:“思想政治课要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奠定基础 。”虽然中学其他各科都有育人的责任,但是不像政治课那样,整个教学都着力于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可见,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它既是知识课,又是德育课。它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任务,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那么,如何在政治课中进行德育教育呢?那就要利用政治教材,通过每堂课的点滴渗透,方式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滴水穿石地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激发求知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训练良好学习的习惯、养成严谨的学风。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

1.深入挖掘政治教材,把握德育教育的支撑点

教师在教学中明确了把德育放在首位的主观愿望,通过钻研教材,就能挖掘到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设计出恰当的思想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即教书育人。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不能离开教材另搞一套,而应认真分析教材,既弄清教材的认识价值,又把握教材的德育价值,以此作为“支撑点”,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内容,确定德育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它突现出来。备课要摸清学生的思想。这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性、发挥其德育功能的前提。如高一年级德育渗透点:

《经济生活》德育渗透点:讲商品,强调生产者为用户着想,货真价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讲货币,强调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爱护人民币、不使用假币;讲消费,强调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强调绿色消费,增强环保意识;讲基本经济制度,强调对国家基本制度的认同,爱我们的国家,拥护社会主义;讲生产经营,强调劳动光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强调劳动者的权利意识和义务观念;讲分配制度,强调对我国分配政策的认同,增强效率意识和公平意识;讲税收,强调依法自觉诚信纳税;讲财政的作用,强调维护国家大局的利益,感受国家发展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讲市场经济,强调对我国经济改革取向的认同,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强调竞争意识、法律规则意识的培养,强调诚信、道德操守为重;讲小康目标,强调爱党爱国的教育、民族自信心的教育;讲对外开放,强调宽阔的视野、包容的心怀,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利益,承担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等等。

《政治生活》德育渗透点:对我国的国家性质及本质;我国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中国共产党地位、作用、指导思想等知识,直接让学生知道是什么,进而教育他们要珍惜当家作主的权利、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要相信政府、相信党,最终要坚定信念,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国际关系教学中,使学生清醒的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讲到对外开放时,可以结合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我们临沂的变化,引导学生能够面对现实,明确目标,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主人翁意识,从而使学生们为祖国、为家乡的改革开放做贡献的思想油然而生。 

2.把握课堂教学时机,增强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德育渗透主要通过教育者的教育技巧和水平体现出来。从施教过程来看,渗透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质在于它不具有强制性,它在引导人们感悟人生、进行理性思维时,能心甘情愿地接受科学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崇高思想品德的熏陶,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出高尚的情操,这其实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艺术。从施教的手段和方式来说,渗透教育应力避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要求教育者依据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情境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者还要具备见景生情、随机应变的教育机智。从施教氛围来说,教育者应力戒生硬严肃的面孔,尽可能营造出和谐的育人情境,让受教育者在轻松愉快中接受崇高思想品德的洗礼。

1)注重教学艺术,增强德育教育的自然性

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的生活价值以适当的方式揭示给学生,增强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艺术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思想品德的教育。要根据思想政治课自身的教学特点,结合每一节课的具体内容,自然地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切不可牵强附会。注意因势利导,淡化德育痕迹,让德育在教育自然而然地进行,增强德育的渗透性的效果。

2)创设良好氛围,添加德育教育的柔软性。

道德教育从理论上讲是一种刚性教育。它具有的严肃性和抽象性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屏障,从而降低教育的实效性。教育者通过创设一定的情绪场,让理性的道德教育在情感的氛围中展开,能使之发生审美变形,从而转变成为令人兴趣盎然的活动,获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充分表达思想和见解的机会,启发他们自觉去探讨人生和社会的真谛,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是使学生学好的前提,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基础。

3)引入多媒体,增强道德教育的形象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由直观形象概括出抽象的结论。

3.关注生活时政内容,捕捉德育教育的契机。

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时事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了解国内外政治风云的变幻,渴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时政教学与学科教学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利用时事政治充实教学内容,落实德育的要点。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会逐步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操,但这还只是一种潜在的品质。教师还要利用有影响力的事件不失时机地把这种内在的品质激活,使之由隐性转变为显性,进而在日常的行为规范中表现出来,这才是进行德育的最终目的。所谓“有影响力的事件”既包括国内外时事热点问题,也包括发生在学生周围倍受关注的事情,总之,必须能激发学生的热情。

4.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道德教育的可信度。思想政治课教材涉及到不少当代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就是要让学生参加更多的“活动”,在动态中接受教育,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有意思的“活动”,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知与信、信与行的特殊矛盾。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并转化为行为,“信”是纽带和关键。所以,为解决这一特殊矛盾,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取开设选修课或组织社会调查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带着疑虑走向社会,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在社会实践中验证知识,增强理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确立正确的信仰和信念。

5.展示政治教师魅力,增强道德教育的震撼力.

人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美好的心灵对受教育者有着特殊的感召力,教育者的德、才、学识、内在气质、人格力量具有无形的渗透力。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政治教师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既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也是教师展示自身神采的舞台。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应注意自身的课堂形象,干净整洁的衣着,端庄典雅的举止,乃教师应有的风度。课堂上教师的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表情达意的手势,都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作为政治教师,除了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以外,最好得是个“杂家”,文、史、经、哲、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皆应涉猎。作为拥有知识的主体教师,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就有着无形的感召力。每个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无言的教科书,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默默地影响着学生,教师人格的健康和高尚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和形成,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从而对学生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三、政治课教学德育渗透应遵循的原则

无痕化的课堂德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让学生在心里自然而然的接受,是一种符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方法的优化,实践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情理法并用

情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许多实例说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浓厚,教育者的要求就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情感熏陶可以使学生减少心理障碍,防止逆反心理,增强接受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理是学生思想教育的根本,学生情感丰富,易于对客观事物产生激情。但他们阅历浅,经验不足,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又容易偏激,故一定要以理服人,只有使学生掌握了科学理论,他们的人生信念才会树立得坚定持久。法是思想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思想教育切忌简单化,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但没有法,情有时变得没有原则,理也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只有法,才会使他们按照社会、学校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可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是必要的,理是必须的,法是不可缺少的,只有三者并用,思想教育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贴近学生

贴近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认识规律,贴近生活,从近入手,把和学生相关、密切的、能够影响他们的因素抓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三)开放民主

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老师不居高临下,而是充分启发,引导学生的主动性;变单纯灌输知识为启发学生运用知识,变传统说教为形象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两个课堂,书本和实践两种教材。“精雕细刻,深入浅出;授人以渔,激励思维;情真意切,育人导行”的政治课,学生享用终身。

 

刘荣昌:高中历史学科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道德是一个关于人类行为正确与否的信念、价值和深层次判断的系统。社会需要青年学生成为接受道德价值体系,并以道德原则指导自己行为的人,故而需要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是一门孤立的说教课程,它更多地借助各种载体达成育人目标。历史学博大精深,其以古鉴今,以往知来,以见知隐的德育精髓是其他科学无法拥有的;历史学具体生动,其在汲取他时代和他民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行动的裁决和对人生的设计的德育功效是其他科学无法替代的,所以它是道德教育最理想、最有效的载体。就历史教科书而言,包蕴历史学德育思维,展示二期课改育人成果的新教材,凸现了历史学科的最新理念、目标、内容、要求、实施途径,体现了求真、求是、理解、宽容的态度和放眼世界、乐观进取的人生价值取向。新教材的德育资源既显性,又隐性,其中的科学教育、社会教育、文化认同教育、现代意识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等丰富的学科德育内容,已成为每一位新教材的实践者进行学科德育最直接、最有效的素材。本文以笔者的教学实践为例,说明高中历史新教材对于学科德育的裨益。

一、科学教育

科学是一种态度、一种方法、一种价值观。历史教育需要之,因为它会使人实事求是,严谨处事。

历史是现实问题的追溯,它不仅告知人们:是什么,更要提警示人们:为什么。道德教育需要之,因为它能褒善黜恶,垂训后世。

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是训练其历史研究方法论的有效途径,也是贯彻学科德育的良好方法。

比如,在新学期的导言课上,笔者向学生介绍了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告诉学生:从本体视角看,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它并不因人们对其认识的不同而改变本真形态;从认识论视角看,历史又是主观可变的,它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思考与描述之中。随着新史料不断被发现,新答案将层出不穷。历史学允许有多种诠释,更认可多元理解。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求真、求是、理解、宽容是历史研究应有的态度。在新教材的学习中,有关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教育理应贯穿始终。

再如,在学习“金属工具”一课时,笔者向学生介绍金属工具的概念和特征、产生的时间和地点、划分的种类和意义,还向学生讲述了借助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科学进行史学研究的事例。笔者问学生:越王勾践剑为何历经2400多年依旧寒光闪闪,锋利无比,毫无锈迹?并告诉学生:为解决这一问题,1978年,历史学家在复旦大学,借助静电加速器,利用原子核研究设备对该剑作了无伤害检测。结果发现,该剑的剑身含铁、铅量较低,主要为铜、锡。剑格处含铅量较高,表面经人工氧化处理,剑格花纹处含硫量较高。经科学分析,越王剑带来的许多历史之谜迎刃而解。这则事例说明,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历史学研究中随处可见。

其实,新教材中,还有许多科学教育的生动素材,诸如人类的起源、断代的探究、服饰的演变、陶器的发明、建筑的产生、种族的形成、人群的迁徙,等等。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教师可引入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教育,以此培养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世界,以多元的视角理解问题的能力。

二、社会教育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始终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提话语和基本论题,也是社会学的起家之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全部社会学理论都是以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直接或间接地对个人与社会关系进行陈述或阐释。社会教育是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也是作为探讨社会发展变化的历史学的研究核心,更是启人心智的道德教育的核心。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程社会教育,帮助学生探讨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培养学生成为健全的“社会人”的重要手段。

比如,在新教材复习课中,笔者有意将“国家”、“公民社会”、“基督宗教”、“启蒙运动”、“儒家文明”这五个看似无关的内容联系起来,组成“人与社会的关系”课题,告诉学生:人与社会的关系经历了由血缘部落到国家,再到公民社会的发展历程。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类只能以群居方式共同生活。那时,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为个人必须遵守部落和部落联盟的共同习惯与规则。进入文明社会后,国家诞生,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于人与国家的关系。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出现,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公民社会逐渐形成。信息时代,人类使用电脑等智能化的机器系统地大量处理和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知识,信息逐步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此时,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多地是注重和谐。然而,有关人与社会的关系,东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评判与界定:西方社会认为,人类通过主体化方式摆脱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个体与群体契约关系之上建立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基督教文化中的“约”(新约、旧约)和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约”(社会契约)均体现了这一内涵;而东方世界,尤其是中华文化则推崇宗族式的和谐,赞美儒家、道家、禅宗精神释义为表现形式的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由此可见,人与社会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为文明的差异而不同。

再如,在学习“土地与人口”一课时,笔者告诉学生:土地与人口始终是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从古代中国的发展历程看,统计数据表明,自西汉到明末的1600年间,中国人口几乎没有增长,最高数值大约出现于西汉盛年,约6000万左右。而至清代,中国人口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1720年,人口增至12500万。人口的快速增长,引发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尖锐矛盾。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如是说:“生人之率,大抵三十年而加一倍,自非有大兵革,则不得减”。为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兴趣,笔者提出问题,让其思考:如何正确理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其后果?人类文明的拓展是否因人口问题而起?这些社会教育内容是帮助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良好素材。

新教材中,有关社会教育的内容不胜枚举,诸如国家的诞生、人口的增长、法律的起源、交往的变化、仪礼的发展、婚姻的沿革、家族的组成、等级的划分、阶级的形成、宗教的产生,等等,都从不同程度阐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文化认同教育

民族文化具有超时空的稳定性和极强的凝聚力,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一旦形成,必然会使每个成员具有共同的精神结构、价值系统、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并使之持久地维持下去,从而在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中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为主要内容,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为特征的伟大民族精神,她根植于民族历史的土壤中,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已成为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成为推进民族历史演进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认同教育是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有效形式。

比如,在学习“国家”一课时,笔者强调:国家包括着政权、民族和疆域等概念。 国家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中国自秦灭六国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逐渐形成。经两汉,至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明清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清初巩固统一的许多措施,最终使中国成为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并奠定了当今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让学生了解中国国家产生的原因,并比较西方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加深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识,从而使历史学科真正起到垂训鉴戒、道德训诲,保留民族“集体记忆”的作用。

再如,在学习“礼治社会”一课时,笔者告诉学生:古代中国的礼俗形成于周代。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从伦理道德上对礼俗加以阐释,《仪礼》《礼记》《周礼》等书籍,使中国礼俗不断普及化和世俗化,由此形成中国古代礼仪色彩浓厚的生活习俗。宋代是中国礼俗的转折时期,礼俗与封建伦理相融合,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古代中国的礼俗在文化中有着“准法律”的作用,它体现了古人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反映了儒家文化渗透于民风、民俗的过程。礼俗中,传统伦理的精华部分和其他待人原则,诸如: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等等,构成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形成中华文化的合理内核。而中华美德伴随着儒家完整的理论体系及体现儒家理念的成熟的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传播至周边国家,并在其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不断传承和发展,形成儒家文化的认同圈。

值得一提的是,新教材中,文化认同教育的内容真是不少,诸如: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儒家文明的产生、发展及其传播;中国人的社会交往、中国见面礼和称谓的演变、中华法系的沿革、中国家族制度的类型、中国人衣食住行的历史,等等,均可作为文化认同教育的有效素材。

四、现代意识教育

现代意识包括公民意识、环境意识、竞争意识、生命意识、国际意识等内容。现代意识所推崇的是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人与自然的平衡和谐,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平等互利,对自己文明的自尊、欣赏和对异己文明的尊重,宽容乃至欣赏,是包着爱其所同,敬其所异的广阔胸怀和对生命以及人类共同美好理想的追求。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现代意识教育,能提升其国际视野,使之真正成为21世纪的世界公民。

比如,在学习“工业革命”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讨论、分析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什么?并告诉学生:工业革命确立了机器生产的主导地位,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但工业革命也给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庸;供需矛盾导致经济危机发生;发达国家为了开拓市场、获取原料,把人类拖进了世界大战。更有甚者,工业生产大量消耗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造成资源枯竭,并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贫富分化的出现,利益至上价值观的产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有助于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和生命意识,从而形成国际视野。

再如,在专题复习课“中日关系”上,笔者从近来国人普遍存在的对日抵触情绪着手,讲述两国在历史问题、海上资源的开发问题、边界问题、未来关系问题等方面的明显分歧,并提出:如何正确看待两国关系?进而指出:站在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上简单而盲目地抵制日货是不可取的。我们应充分了解两国的历史文化、地缘政治,既要理解、尊重大和民族“菊花与刀”的传统,更应本着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民族精神,求同存异,友好睦邻,合作交往,共同开发。通过历史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海纳百川的气度和互相尊重、合而不同、共同发展的胸怀,正是现代意识教育的关键所在。

新教材中,有关国际意识教育的素材数不胜数,诸如文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公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工业文明与资源、环境、人口、城市等问题;国际关系问题,等等,都包含着现代意识教育的深刻内涵。

五、人文主义教育

当代人文主义教育既关心个人,又关心他人、集体以至整个人类。人文主义教育所倡导的道德教育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把伦理道德教育从人与人的关系拓展至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将人文主义教育引申至学科德育,不难看出其包含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和生态伦理教育;提倡理解与和平;弘扬人的尊严与自由;将人性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之中。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程人文主义教育,能培养其社会责任感,给自己和他人、给集体和人类更多的人文关怀。

比如,在学习“等级与阶级”一课时,笔者告诉学生:自阶级社会诞生起,人类就被分成自由人和奴隶。进入中世纪后,以人为本曾被神本主义遮掩,被统治者以扭曲人性的思想、行为所摧残。随着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潮传播,人性才开始恢复其应有的地位。可见,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为争取自身解放的历史,是为自由而奋斗的历史。弘扬个性,赞美自由,尊重人权,学会选择是人文主义教育的本质所在。

再如,在学习“人权”一课时,笔者强调:人权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是人基于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权利。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就是不断取得人权的进程。从法国大革命时制定的《人权宣言》,到独立战争后颁布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从辛亥革命后的推行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到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自由、平等、财产、安全、幸福等人的基本权利被加上天赋、神圣等概念,成为18世纪至今人类的追求目标。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现在是实现民主诺言的时候。现在是走出幽暗荒凉的种族隔离深谷,踏上种族平等的阳关大道的时候。现在是使我们国家走出种族不平等的流沙,踏上充满手足之情的磐石的时候。现在是使上帝所有孩子真正享有公正的时候”道出了人类追求人权的心声。但是,人权是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权利,它既是个人的权利也是集体权利,个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有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的权利为限制。

新教材中,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内容,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主要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等等,都折射出人文主义教育的影子。

人们常说:影响一个世代人群的政治、社会价值最重要的经验和记忆常发生在这个世代人的青少年时期。道德教育是学科教育的永恒主题,道德教育的成败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未来的兴衰。每一位高中历史新教材的实践者,有义务,更有责任,全面地、完整地开发新教材丰富多彩的德育资源,使德育资源的受益者——青年学生从中汲取智慧,陶冶品性,激励上进,传承文明。

 

李先柱: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一、德育渗透势在必行

1.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当今时代人文精神弱化、道德理性滑坡,在这样的背景下,道德及人文教育已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理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和谐、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2.是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要求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的重要途径。地理教育的价值目标,最重要的有二:其一是要让学生拥有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其二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如果说前者重点在于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话,那么后者的关键就在于观念的形成了,因此在地理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特别提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二、德育渗透势在必得

1.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素材

新教材强调基础地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观念和观点的教育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强调地理教育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地理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仔细研究教材可以发现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

1)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国情教育素材

国情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有关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最基本情况,并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行国情教育,要始终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而这恰恰是贯穿高中地理教材的重要线索。如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有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环境问题、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化、人口、国土整治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巧妙设计就能够让学生既了解我国国情的优势: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多样的气候,不断发展的经济建设……同时,又实事求是地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人均资源少、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突出等国情劣势,从而既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又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

2)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的教育素材

辩证唯物主义是地理德育的思想基础,物质观、运动观、联系观、发展观教育 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都可以找到恰当的载体。例如物质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宇宙是物质的”、“大气的物质组成”等;运动观,涉及的内容有“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陆地水的循环和转化”等;联系观,涉及的内容有“日、月、地三者的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全球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等;发展观,涉及的内容有“天体演化”、“全球气候变化”、“海陆变迁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城市聚落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等。自然地理的各章节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给教师挖掘教育点,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生活实践中可得多彩的案例

 “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当代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而地理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我们身边蕴藏着丰富的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案例,就以我们生活的北京为例,北京的水资源现状与问题、北京的旅游资源与旅游活动、北京的工业发展与变迁、北京的城郊农业发展现状、北京城市交通现状及问题、北京的城市化及其问题、北京的城市规划的变迁、北京的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北京的气候变化、北京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等等,这些我们每天接触到的现象和问题与我们所学的地理课程有着密切联系,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地理的真实案例,如果我们把视野再扩大,在地球上,我们所听到、看到和所发生的事只要与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有关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地理、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案例,而且生动、形象、真实、有说服力。

三、德育渗透的实践途径

1.适时渗透润物无声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那些抽象的地理原理上,容易忽略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有关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但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几句简单的话就可以水到渠成。比如在讲授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季风气候形成的影响后,我概括了这样一句话:“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带来了不同季节海陆的气压差异,而气压的差异又导致了风向的变化,形成了季风环流,从而构成了季风气候。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雄辩证明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也希望大家能够用联系的观点来理解和掌握大气运动与气候形成之间的关系。”这样既让学生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来认识具体的地理问题,又教给学生一种挖掘知识点之间联系的学习方法,可谓一举两得。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是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2. 深入挖掘巧设案例

高中地理教材侧重于对地理基本原理的阐述,有些原理过于抽象,如果我们能够深入挖掘,为这些基本原理找到合适的案例载体,并将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融入其中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比如在《城市规划》一节的教学时,如果单纯就书本讲理论,学生听起来空洞、乏味。在认真挖掘教材之后,我引入了北京城市规划的变迁这一案例,将北京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历史过程、北京工业区(特别是首钢)的搬迁、解决北京城市交通拥挤的措施等学生们较为熟悉的事作为一个个子案例逐一分析讨论,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北京“摊大饼”式的城市布局到“一轴两带多中心”城市布局规划变迁的意义所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让书本上的理论鲜明而具体,而且,在案例的讨论过程中融入了环境观、发展观,引导学生们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法规分析城市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3.亲身体验自我教育

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自我感悟,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比如在《旅游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来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和如何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评价是常见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对旅游活动有更深刻的感受,我在课前设计了8个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根据所选课题到八达岭长城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学生对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种种破坏旅游环境的问题、旅游开发中出现的旅游超载问题有了直接而深刻的感受,许多学生提出了有独到之处的建议。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己见,老师又适时引导,为本课设计了一个“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这里就可以水到渠成将旅游三要素: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业作为三个系统来看,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而人的调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点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这样就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旅游活动》整个单元的知识及相互关系。

又比如,在地质灾害一节的教学中,关于地质灾害的防御,往往被老师们忽略或一带而过,我在讲课中却设计了一个学生小游戏,让学生模拟表演当灾害来临时如何冷静避险、科学自救,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让学生既了解灾害发生的原理,又知道如何防灾自救,使得地理教学与生活联系更密切,学以致用。

4.抓住机会大力推进

对学生进行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教育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高中地理教材专门设计了资源专题、环境问题专题和可持续发展专题,这也正是我们进行大力推进的良好契机,但是往往教材的理论性较强,只要我们巧妙设计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切入点。比如,在进行《陆地资源》一节的教学时,如果仅仅就课本论原理是很乏味的,我引入了许多有关中国资源国情的资料和数据,通过材料阅读、问题设置、分析讨论等教学环节,特别是一组身边事的数据计算,起到了很震撼的效果,学生真切的感到许多资源就从我们身边悄悄溜走,节约资源何等重要。在教学过程中由陆地资源的基本特性,引申到中国资源国情的教育,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目前正在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思想观念去分析和思考现实社会中的现象,同时进一步明确个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正确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本堂课不仅成为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的良好契机,同时也很好体现了日常教学中应如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去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高中地理虽然不像初中地理那样有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但是只要我们在头脑中始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一意识,善挖掘、巧设计,许多教材元素中都可以找到适合的切入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避免过于偏重理论的讲解,而多从学生可以接受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的培养上多做些文章。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就会有许许多多的素材、方法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培养,使德育与智育犹如盐和汤一样不可分割。

 

黄亚明: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小结

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教材优势,进行德育渗透的课题研究,让德育与知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在教学中,坚持文道结合的原则,让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能更具体、形象。

各个学科的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点,思想形成了学科知识的内在属性,它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德育是空洞的说教;反之,没有德育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育智育结合,文道结合是必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学科的各学科而言,这一点更是关键。

在教学中,通过说服教育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良好品格的养成需要坚持持久,在掌握一定学习技巧的同时,能更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从而树立远大的抱负,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学习知识的大潮中去,将来回报祖国。青少年要勇敢的面对困难,而不是躲避困难。如果坚持下去,最终赢得胜利,就会有一种自豪感。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而且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二、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使之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在德育过程中,动之以情,既是晓之以理的继续,更是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的基础,因而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提高德育渗透效果的保证。各学科那些文质兼美的语言文字,就是一块块的情感天地,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单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得到思想品德熏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

总之,激发学生心底的真挚情感,才会使学生逐渐脱离低级趣味,而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追求真、善、美,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

三、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加强对学生品德熏陶

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二为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仅停留在那些表面的内容上,而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各学科的德育,材料虽然丰富,同样需要我们多方面深入挖掘,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成效,总而言之,只有深挖,才能加强德育渗透的力度,使青少年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

四、把德育渗透到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去。

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是对学习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课余时间组织活动丰富学生学科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NCIC.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 |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都梁北路18号 | 邮编:211700

苏ICP备10097129号-1 | 技术支持: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