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 文章总数:1217
  • 共有栏目:103
  • 大栏目数:19
  • 子栏目数:84
  • 校园图片:8
  • 本站已被浏览:6571824
文章正文 查看
如何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
新马首页 来源:NCIC 作者:NCIC 关注:2935 更新时间:2015-5-4 15:34:59

陈香峰

德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它受到道德规范制约。在学校开设的各门功课之中,不独政治科负有德育的任务,而且所有学科也都负有德育的任务。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许多的优越条件。我们首先要结合语文科的特点来考虑和实施德育。

一、语文学科德育的特点。

语文学科的德育,是语文老师凭借语文教材,发挥个人优良品德的影响,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行动、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语文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学科在实施德育时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情与理的结合。

语文学科的德育是情感熏陶与理论教育并存,并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学生施加影响的。

情感熏陶,是语文科教学突出的特点。它是以艺术形象、学生心目中崇敬的人物的感情、意志、行为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也是以艺术的形式进行熏陶的教育,如朗诵热情奔放的诗歌,教学生乐于接受的寓言故事等等;又是教师感自然流露以及自觉的正常道德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作用的一种教育,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革命领袖、英雄人物自然流露的崇敬、爱戴的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道德情感的教育。语文课中无论是成功的朗诵,还是对课文中的艺术形象声情并茂的剖析,都可以起到启迪、感化的作用,使学生全神贯注于教学活动之中,知、情、意、行各方面都能得到协调平衡的发展。

情感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面。语文科的理性教育也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对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意志的作用不可忽视的。

从语文教材来考察,其中提供给我们的不仅有形象的、艺术的内容,也有抽象的、理论性的内容。无论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来看,还是从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任务来看,都必须有这方面的内容。如课本中的议论文《拿来主义》、《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及有关思想修养方面的杂谈《崇高的理想》、《谈骨气》、《想和做》等,都是理论性的教育内容,而且年级越高,这方面的内容就越多。正因为语文教材对情与理两方面教育的课文都有,且以形象性的课文居多,所以,教师无论教哪一类课文,都应该感情投入,以高超的教学艺术、丰富的情感来影响学生,以雄辩的逻辑论证说服学生,使他们既受到革命情操的熏陶,又得到革命理论,人生哲理的武装。

第二,在讲授内容与形式中实施德育。

讲授课文的思想内容是对学生实施德育,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也可以实施德育,这是语文科德育的又一个特点。

其它学科(如政治、历史、地理等等)只教内容,不教表达形式,语文科则不然,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是有机地统一于课文之中的,所以既要传授课文内容,又要讲授课文的表达形式。教师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表达而去讲思想内容,也不能脱离思想内容单纯进行语言文字的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习课文中的思想内容,而且还要掌握其表达方法,以期达到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否则,不能完成语文科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由此可见,语文科的教学任务是双重的。语文科实施德育,是在完成双重教学任务中进行的。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育之中,缘文悟道,因道解文,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感情上受到熏陶。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进行思想教育,而且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时也要进行思想教育,如在讲表达形式时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教育等。爱祖国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爱祖国的一种重要表现。《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以及镇上的人们在使用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权利即将被剥夺时所表现出来的沉痛心情说明了这一连贯性。

第三,德育内容的不连贯性。

语文学科德育的内容相当丰富,可以说每一篇课文都有思想教育的因素。但它丰富的内容并非系统的,而是分散在各册及各篇具体课文之中的,课与课之间,书与书之间在德育内容上没有必然的联系,也没有系统的编排。即使在同一篇课文中,可以有若干方面的德育内容,而一德育内容,又可以体现在不同年级的若干篇课文中。

由于这个特点的存在,给语文学科实施德育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客观掌握全套教材,有意识地去发现各册中各篇课文的德育内容,从考虑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全面性来制订实施德育的计划(应作为总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宏观把握,微观实施,使语文科德育的任务得到落实。

除此,在德育内容以课文为基础中,还存在文章主题的明显性与隐藏性,文章的内容因带有时代的局限而使积极内容与消极内容同时并存的现象,这要求我们在进行语文科的德育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

二、语文学科德育的内容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中在“教学目的上规定”: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习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语文训练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而语文科的德育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人的道德成长的各方面。

第一、爱国主义的教育

包括热爱祖国的领土,维护祖国的统一完整;热爱祖国壮丽的绵绣山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热爱社会主义的(直至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第二、勤奋刻苦精神的教育

要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民族传统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拼搏进取,奋发向上。

第三、为人民服务,团结友爱的精神

培养学生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疾苦,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强调团结的重要性,要求互助合作,真诚友爱。

第四、正直勇敢,开拓进取的精神

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为人正直,勇于向恶势力作斗争,同时,为适应时代发展,具有开掘创造的精神。

总之,德育的内容思想层次是十分丰富的,凡是人类生活中的一切优良的品质都可作为德育的内容。

三、中学语文科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个人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多方面教育的结果。在中学语文科教育中对学生实施德育主要有下列途径仅供参考:

1、课堂教学重染。德育要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但主要是靠课堂教学,老师应在传授语文知识、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的过程中对学生施以德育影响,这是主要的边疆。德育的任务是靠师生在课堂上的共同活动来完成的。

2、语文课外活动。语文课外活动是对学生产生道德行为习惯的途径之一。行为习惯需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训练,而语文的课外活动范围是很广的,方式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调查访问,演讲表演等各种文艺活动,不仅从形式上锻炼他们为集体服务的精神,从内容上也可促进他们接受其中正确的思想熏陶。

3、课外阅读感染。课外读物中可供学习的榜样很多,有的还是感人至深的。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外阅读这个途径,还要帮助学生选好书,读好书,逐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4、语文教师的影响。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语文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有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语文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眼里。因而老师一定要使自己(无论)在课内外都要言行一致,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一面镜子。

最终完成语文科德育的任务,必须运用符合文科特点的德育方法。借前人经验有:

1、情感激发法。即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玩课文中的情境,发挥文学形象的感染作用,陶治学生的情感,触动学生的感情深处,使他们在道德上受到深切的影响。

2.、联系实际法。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而在语文科德育中要多以正面联系为主,以激动为主,从而推动学生上进。

3、比较法。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运用比较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但一定要注意事物问的可比度,不要把那些不能比较和不需比较的事物勉强拉在一起比较。

4、评价欣赏法。只有当学生已经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审美观时,他们评价的结果,欣赏的角度才是正确的。所以,在评价欣赏中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是很有必要和有效的。

教无定法,教有定法。语文学科德育的方法原本就是多种多样的。我相信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对待德育,就一定能取得很好成效。

当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不告诉,我们育人的艰巨性。对此,我们在德育中,一定要作好思想准备,一定要最多的付出。因为作为老师,原本就是“蜡烛成灰泪始干”。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NCIC.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 |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都梁北路18号 | 邮编:211700

苏ICP备10097129号-1 | 技术支持: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