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 文章总数:1218
  • 共有栏目:103
  • 大栏目数:19
  • 子栏目数:84
  • 校园图片:8
  • 本站已被浏览:6597073
文章正文 查看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研究
新马首页 来源:NCIC 作者:NCIC 关注:2619 更新时间:2015-4-28 10:52:32

 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  李公剑

【摘 要】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是教师在全面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的一种全新创造,其目的是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艺术性,问题设计的好坏,对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笔者试图从紧扣教学目标、思维量、重视学生的参与度、有层次性、形式呈现多样化和反馈方式多样化等方面,通过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梳理,抛砖引玉,恳请方家指正。

【关键词】 问题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知识 学会运用 

一、概念界定:

问题设计,是指教师在全面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基础、认知发展区,选择性地设计一系列问题,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研究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的目的。

二、问题设计的理论基础和误区分析:

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老越多有关他们认识事物的程序,即建构了新的认知图式。心理学指出,思维总是体现在一定的活动过程中,并且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就是,从学生出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理解知识、学会运用的核心目标。因此,问题设计的质量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历史教师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存在不少误区,如问题设计偏离教学目标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过于简单,甚至是“对不对”、“哪一个”这样的判断性、选择性等问题,缺乏必要的思维训练量,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问题设计缺乏梯度和层次,有的问题过于深奥,缺乏必要的铺垫,严重脱离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无所适从;有的老师提出问题后,急于让学生回答,学生没有比较充足的思考和整理思路的时间;老师越俎代庖,帮助学生、甚至自己直接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忽视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急于求成;有的问题,语言不够规范、严谨,问题本身就存在问题;这些常见的问题经常出现在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困扰着教师和学生,使我们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由此可见,问题设计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老师精心准备,不断完善。三、问题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从教材出发,紧扣教学目标。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材,而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我们教师确定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的方向。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必须从教材出发,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围绕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如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重点是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难点是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如果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设置过多问题,则明显偏离了教学的重难点,问题的设计缺少了应有的意义,教学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笔者在本课中,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引导学生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逐条分析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解决了这些问题,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了本课的主干知识,教学目标才可以说基本达成。

(二)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思维量。一篇课文,可以提的问题有很多,但是不是每一个问题都值得设计。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甚至联系学过的知识、其他学科的知识或者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和归纳,才能得出结论。仍以《鸦片战争》为例,如果老师问鸦片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侵略的国家是谁?《南京条约》规定中国赔款多少?割让哪里给英国等等问题,学生很容易从课本上找出,甚至不需要一点点的思考。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提高。还有的老师,喜欢问一些选择性、判断性的问题,如“当时英国先进还是中国先进?”“中国的社会性质有没有改变?”而我们要帮助学生理解的是,为什么和怎么样?比如“英国和中国相比,先进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教师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做知识的传授者,还应该做学生思维的训练者和能力的培养者。

(三)从学生理解和运用的角度出发,重视学生的参与度;我们历史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因此,历史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体现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或者称为学习理念,展现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不要急于进行,应当学会等待,在等待中发现教育素材,在等待中展示教育智慧。  

(四)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一般陈述性知识(描述是什么的知识)不具有问题设计的意义,程序性知识(描述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才具有问题设计的意义。简单知识设计一个问点,有难度的知识可以设计递进式的两到三 “问”。重点、难点问题设计层层推进,用联结知识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台阶。

在《鸦片战争》一课中,我设计了一组问题,“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生答“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师问“问什么英国对华贸易处于逆差地位?”引导学生理解,导致英国商品滞销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这种连续性的提问,引发学生不断思考内在的原因,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理解知识、学会运用会很有帮助。

(五)问题的呈现形式要多样化。问题的呈现形式可以多样,可以用投影呈现,展台展示,也可以通过学案呈现、板书呈现,当然也可以口头提问;可以是整段的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图片、甚至是视频材料;可以是新授课上对具体知识点的深度挖掘,可以是复习课上对重难点知识的深化和拓展,还可以是讲评课上的变式测试。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目的只有一个,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为学生理解知识、学会运用服务。

(六)反馈的方式要多样化。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反馈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口头回答,可以是在纸上写出来,也可以上黑板板演;可以是学生齐答,可以是单独回答,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展示,甚至是小组间的质疑对抗。

总之,问题设计关乎教学目标的达成,更关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我们一线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问题设计在紧扣目标、思维量、参与度、层次性、呈现形式和反馈方式等方面,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不断地探究和总结。谨以此文,抛砖引玉,恳请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解读》  施文龙 2006年10月20

2.《浅谈课堂教学问题设计》        史振洋

3.《知识点教学的基本程序 》       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

4.《“20+20高效课堂解读      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NCIC.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 |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都梁北路18号 | 邮编:211700

苏ICP备10097129号-1 | 技术支持: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信息中心